近日,受國家發改委委托,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正式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案——
“化工企業,尤其是現代煤化工企業最困擾、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治污。如果把治污交給第三方機構,無疑是化工企業一個理想的選擇。”6月29日,大唐能源化工公司安全環保總監郝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逐漸趨嚴的環保標準倒逼企業不斷加大環保治理投入,受制于自身規模、經濟實力和技術水平等因素,企業更樂意轉向一種投入低、風險小、效果佳的治污模式——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化企歡迎第三方治污
郝軍認為,對煤化工企業而言,或許最后的瓶頸和煩惱就是治污。因為工藝技術問題可以解決、設備問題可以改進,但成分十分復雜的污水治理這個難題如果僅靠企業自治,難度實在太大,投入也太高,特別是零排放。如果交給更為專業的第三方治污機構,無疑消除了煤化工企業的心腹之患。
事實上,一些化工企業多年前就開始了第三方治污的探索。早在2007年,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內的130多家化工企業的高濃度廢水,就交給一家叫做武進雙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專業治污機構來治理,污水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然后達標排放。此舉解決了這些化工企業產生水量小、濃度高、難處理的頑癥,為污水集中處理的市場化運營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武進區推出的這種治污模式,形成了環保部門統一監管、運營公司“通吃”污水、化工企業放心生產的多贏格局。
第三方提高治污效率
據了解,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案建議,通過設立500億元規模的國家環保基金、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拓展融資渠道等多項有力措施,促進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產業的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陳彬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理論上來說,所謂第三方治理,就是在綠色供應鏈里,為“環境排放物流”所提供的第三方(外包)供應鏈服務。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治理問題。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污染占總污染的70%以上,是環境污染的主要根源。
“盡管環保投入逐年增加,各類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加速建設,但我國環境形勢仍然嚴峻。近期蘭州、武漢、靖江多地密集發生的城市水污染事件,使環境污染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文一波此前在環境商會環保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企業作為市場競爭主體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難以從宏觀和長遠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自我約束機制。此外,受經濟實力、技術水平、監管等因素的制約,很難做到每個企業都能建設污染治理設施,即使建成了往往也不能正常有效運行,出現了建而不運、運而不足的現象,嚴重影響著污染治理效果。
三力合一效果很明顯
近年來,一些大型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也嘗試著采用第三方模式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如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務處理企業工業廢水、上海化工園區委托中法水務處理園區工業廢水。
前不久,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天津濱海新區在全國率先引入第三方治污模式,專業化治污公司作為治理工業污水的主體,讓治污效率提高了一大截的先進做法,進一步引起了各地對治污模式的思考。今年前5個月,天津濱海新區1600萬噸污水全部得到達標處理,實現了工業污水零排放。其中480萬噸污水變成了再生水,提供給區內包括化工企業在內的12家企業循環利用。天津模式是國內首個由政府主導,匯集地方政府、第三方治污機構和企業三方面力量,形成的一種全新的治污模式。
鏈接
此次全國工商聯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交的方案,在原有兩會提案的基礎上(全國工商聯已連續幾年向全國政協會議提交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提案),進一步明晰了第三方治理的路徑、政策措施。此次方案的提交意味著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方案制定提上議事日程。
●方案就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提出,設立國家環保基金,基金規模首年為200億元,以后3年每年增加100億元。基金可優先貸款給實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業或環保企業,采取無息或低息貸款方式,貸款期限適當延長。
●方案建議就促進第三方治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制定多項優惠措施。方案建議,增值稅實施即征即退政策,第三方治理收入所得稅減免15%。同時,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銀行對其實行應收賬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服務創新,并在貸款額度、貸款利率、還貸條件等方面給予優惠。拓寬融資渠道,支持開展第三方治理環境服務公司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等。
●為確保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順利推行,方案建議,探索第三方支付方式,保障環境服務公司的合理收益。實施環境保險制度,引導保險公司開發相關環境保險產品。
●方案還建議,第三方污染治理應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建立誠信檔案制度,環保監管部門向社會公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項目的治理信息,包括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情況、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等。
|